落苏、酪酥、昆仑瓜、矮瓜
茄子性凉,脾胃虚寒、体弱、便溏者、哮喘者不宜多食;手术前不宜吃茄子。
一般人群均可食用。尤为适宜容易长痱子、生疮疖的人。
茄子是为数不多的紫色蔬菜之一,也是餐桌上十分常见的家常蔬菜。在它的紫皮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维生素P,这是其他蔬菜所不能比的。茄子属茄科,一年生蔬菜。原产印度,我国普遍栽培,是夏季主要蔬菜之一。茄子食用的部位是它的嫩果,按其形状不同可分为圆茄、灯泡茄和线茄三种。圆茄,果为圆球形,皮黑紫色,有光泽,果柄深紫色,果肉浅绿白色,肉质致密而细嫩;灯泡茄,果形似灯泡,皮黑紫色,有光泽,果柄深紫色,果肉浅绿白色,含子较多,肉质略松;线茄,果为细长条形或略弯曲,皮较薄,深紫色或黑紫色,果肉浅绿白色,含子少,肉质细嫩松软,品质好。
茄子最早产于印度,公元4-5世纪传入中国,南北朝栽培的茄子为圆形,与野生形状相似;元代则培养出长形茄子;到清朝末年,这种长茄被引入日本。现在主要在北半球种植较多。
根据营养专家黎黍匀分析,茄子的预防疾病指数为26.29,生命力指数为9.7142,证明对疾病的康复具有相当高的价值,而对生命力的提高属于有效范围。经常吃些茄子,有助于防治高血压、冠心病、动脉硬化和出血性紫癜,保护心血管。此外,茄子还有防治坏血病及促进伤口愈合的功效。
1.治胃癌
国外研究结果表明它的抗癌性能是其他有同样作用的蔬菜的好几倍,是抗癌强手。能抑制消化道肿瘤细胞的增值针对胃癌、盲肠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。
2.抗衰老
茄子含有维生素E,有防止出血和抗衰老功能,常吃茄子,可使血液中胆固醇水平不致增高,对延缓人体衰老具有积极的意义。
3.降低胆固醇保护心血管
经常吃茄子有预防高血压、冠心病、动脉粥样硬化、紫斑症、坏血病及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。
4.清热解暑
对于容易长痱子、生疮疖的人,尤为适宜。
1.茄子的营养丰富,含有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维生素以及钙、磷、铁等多种营养成分。
2.茄子中维生素P的含量很高,每100克中即含维生素P750毫克。能增强人体细胞间的黏着力,增强毛细血管的弹性,减低脆性及渗透性,防止微血管破裂出血。
3.茄子还含磷、钙、钾等微量元素和胆碱、胡芦巴碱、水苏碱、龙葵碱等多种生物碱。尤其是紫色茄子中维生素含量更高。可以抑制消化道肿瘤细胞的增值。
4.茄子纤维中所含的维生素C和皂草甙,具有降低胆固醇的功效。国外学者提出“降低胆固醇12法”,食用茄子即是其中方法之一。
5.茄子所含的B族维生素对痛经、慢性胃炎及肾炎水肿等也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。
茄子以果形均匀周正、老嫩适度、无裂口、腐烂、锈皮、斑点、皮薄、子少、肉厚、细嫩的为佳品。嫩茄子颜色发乌暗、皮薄肉松、重量少、子嫩味甜、子肉不易分离、花萼下部有一片绿白色的皮。老茄子颜色光亮发光滑、皮厚而紧、肉坚子实、子容易分离、子黄硬、重量大、有的带苦味。表皮皱缩、光泽黯淡的茄子不新鲜。
茄子的表皮覆盖着一层蜡质,它不仅使茄子发出光泽,而且具有保护茄子的作用,一旦蜡质层被冲刷掉或受机械损害,就容易受微生物侵害而腐烂变质。因此,要保存的茄子绝对不能用水冲洗,还要防雨淋,防磕碰,防受热,并存放在阴凉通风处。
1.茄子适用于烧、焖、蒸、炸、拌等烹调方法,如“鱼香茄子”“炸茄盒”、“肉片烧茄子”等。
2.老茄子,特别是秋后的老茄子含有较多茄碱,对人体有害,不宜多吃。
3.油炸茄子会造成维生素P大量损失,挂糊上浆后炸制能减少这种损失。
4.在茄子萼片与果实相连接的地方,有一圈浅色环带,这条带越宽、越明显,就说明茄子果实正快速生长,没有老化。如果环带不明显,说明茄子采收时已停止生长,此时的茄子已经变老,影响食用。
5.茄子遇热极易氧化,颜色会变黑而影响美观,如果烹调前先放入热油锅中稍炸,再与其它的材料同炒,便不容易变色。
6.切好茄子后,应趁着还没变色,立刻放入油里直接炸。这样可以炸出茄子中多余的水分,在炖煮时,容易入味。
7.茄子切成块或片后,由于氧化作用会很快由白变褐。如果将切成块的茄子立即放入水中浸泡起来,待做菜时再捞起滤干,就可避免茄子变色。